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2006年我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大盘点

2007.03.20 1405 字号 A- A A+
  不觉间,2006年飞逝而去,仅剩下手中残留的余温还热,抓不住的2006年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一点点滑落。回想这一年,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作为中国经济“列车”的一部分,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正以较高的速度前进着,引领我们进入新的未来。   这一年留下的除了骄人的业绩,还有发人深醒的各种问题。国内市场愈演愈烈的外资并购,各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总是冷不丁跳出来影响着行业整体的发展。在此,《建筑机械》盘点2006年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一并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所在,与读者朋友共同探讨,欢迎有独特想法的朋友通过邮件(E-mail: gaojian@cm1981.com.cn)、写信或在www.cm1981.com.cn读者俱乐部留言等方式说出您的真实想法,谢谢!   回 首   2006年,是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又一年。有的企业刚刚起步,有的却已经硕果累累,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2006年是红火的一年,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2007年同样更值得期待。 快速发展的一年   国家统计局称,2006年前3季度中国GDP增速为10.7%,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2005年同期加快了0.8个百分点。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79312.1亿元。在这种经济形势下,2006年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又重新走上了快车道,预计装载机、挖掘机的销量将分别超过12万和4.5万台,增速分别为14%和65%。国内各地区的销售情况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看来工程机械行业已渐渐从2004年宏观调控的阴霾下走出来,高歌已经奏起。   装载机: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简报信息(下称“简报”)统计,2006年1-10月装载机共销售了100542台,比2005年同期(88611台)增加11931台,增幅达13.5%。据统计,截止2005年12月底,装载机累计销售105819台,以2006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截止12月底,销量有望突破12万台大关。   东部及沿海地区历来都是发展迅速、需求旺盛的区域,1-10月累计销量达22208台,占全部市场容量的1/5强,并且超过了2005年同期的19163台。山东省作为2006年全国装载机销售第一大省,截止10月份销量已达7789台,山西省屈居装载机销量第二,为7418台。中部地区作为腹地,是重工业密集,并且承接东、西部地区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筑工程机械重要的销售市场。中部地区2006年1-10月装载机销售突破3万台关口,达33929台,预计年底有望达3.9万~4.0万台。1-10月西部地区装载机累计销售31708台,比2005年前10个月的销量超出近6000台。东三省前10个月的装载机销量也达到9724台,超过2005年同期近千台。   装载机产品是国产品牌中最有发言权的一个领域,国产装载机以其高性价比、较好的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等优势坚守住了本土市场。国产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出了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的产品,并取得多项专利,如柳工CLG856Ⅱ装载机采用先导操纵、全液压转向等先进技术及7项专利技术,临工LG956、LG968、LG979等高配置、高技术产品等是行业中比较先进的产品。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90%以上的产品是额定载荷1.5~6.0t的中等型号装载机,这一领域是国内企业的优势,而国外企业善长的6t以上大型装载机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较小。现在国内制造商又向大型机发起了攻势,开发出多种6t以上的大型装载机产品,配置国际先进装置。在bauma China 2006展会上,我们就看到了柳工的CLG862、CLG877Ⅲ、CLG888,厦工的XG962,徐工的ZL80G等中大型产品的身影。   挖掘机: 2006年1-10月,国内挖掘机累计销售39354台,比2005年同期(23764台)增长了15590台,增幅达65.6%。其中,西部地区的销售达9829台,占全国销量的1/4。   这样良好的涨势,稍稍有些出人意料,不然也就不会出现代理商销售断货的情况了。据合肥中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红霞介绍,如果不是受到货源不足的制约,其销售量还会增加。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外资品牌挖掘机仍牢牢地占据着国内销量的前三甲(斗山、小松和日立),并且外资品牌以其成熟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占据着国内中高端市场。玉柴、柳工、山河智能、福田重工、三一重机等一批国内挖掘机的探路者,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柳工、山河智能等挖掘机产品的开发丰富着国产产品系列,使国产挖掘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小型挖掘机市场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逐渐显露出巨大的潜力。据统计,1-10月,6t及以下的小型挖掘机销量达到8488台,在整个挖掘机销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大型挖掘机中20t型机型的销量与6t及以下挖掘机相差无几,其销量为8298台。   许多国外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如斗山、现代在中国实现年销2000台小型挖掘机目标的基础上加大技改与新产品研发力度,目标直指年产5000台。日本石川岛也在厦门建厂生产小挖,特雷克斯旗下的三河工程机械公司,其2007年目标为1200台。国产挖掘机也冲劲十足,三一、柳工、玉柴、山河智能等企业投入巨资扩大小挖产能,将年产目标一提再提。   起重机: 截止2006年10月,汽车起重机累计销售11996台。徐重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6186台,履带起重机111台,继续领跑全行业。中联重科浦沅销售汽车起重机2213台。 履带式起重机正成为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不断投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对于大起重量的履带式起重机需求越来越大。行业内不断有新的企业投身履带式起重机制造领域,作为进入起重机行业的“新人”,三一重机已经研制出100~400t履带式起重机系列产品。其2006年推出的400t主力产品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此外,最大起重量的纪录也不断刷新。2006年5月,三一重工的SCC4000(400t)履带起重机下线,接着在11月,三一重工又宣布全面启动900t履带起重机项目的消息。11月的展会也成了起重机的秀场,抚挖QUY350履带起重机、徐重QUY450、中联浦沅QUY600履带式起重机等纷纷亮相。   混凝土机械: 2006年,是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全面开花的一年,受高铁等项目的影响,混凝土机械所有机种都出现了热销的局面。虽然中国目前没有混凝土机械的比较确切的数据统计,但是,混凝土机械行业的老牌劲旅三一和中联,在混凝土泵车方面表现出超强的实力,继续着垄断地位。据业内知情人士预测,2006年仅这两家企业的混凝土泵车的销量将达到1800台左右,而2005年全行业的销量只有1200左右,2006年全行业将会突破2100台大关。   2006年混凝土拖泵方面更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预计混凝土拖泵的销量将会在6000~7000台左右,远远超过2005年的2600台。业内人士预计2007年混凝土拖泵将达8000台。   2006年的混凝土搅拌输送车也是一路高歌。   不仅上述混凝土3大主要机种的销量有了大的飞跃,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布料机等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旋挖钻机: 旋挖钻机是2006年销售比较火爆的机种之一,具有单价高、利润高的特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铁路新线17000km,其中客运专线7000km。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km,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仅京沪高铁项目总投资就达1300多亿元。这将是旋挖钻机大显伸手的地方,据业内人士估计,2006年旋挖钻机销售约为300台左右。目前国内生产旋挖钻机的企业主要有三一、徐工、山河智能、宇通重工、中联、福田重工、北方重汽等,其销量占到市场总量的70%~80%。   推土机: 截止10月底,国内推土机累计销量为5138台,比2005年同期的4303台增长了835台,增幅达19.4%。其中销售最好的型号为160~179hp,销量达1723台。其次为220~319hp,为1058台。180~219hp的销量最少,为88台。近年来在西部开发政策的引导下,市场逐步打开,对于机械的需求逐年增长。西部地区1-10月推土机销售达1212台,占总销量的近1/4。预计全年推土机销量将达到6300台左右。   宣工集团的破产,致使推土机行业真正进入了“寡头”时代,山推一枝独秀,行业霸主地位无人能及。截止2006年10月,山推累计销售了2301台推土机,而位于第二位的宣工推土机销量为1072台。   平地机: 截止10月,平地机累计销售了1732台,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282台,增幅为19.4%。PY180累计销量居各型号首位,为767台,接着是PY160是610台。西部地区1-10月累计销售407台。徐工筑路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1-10月销售484台,鼎盛天工的市场占有率为1/4强,销售459台, 而常林累计销售212台平地机。   压路机: 压路机是2006年少有的负增长机种。压路机2006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了6649台。其中国产压路机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90%以上,仅徐工压路机就占40%以上。近年来国外压路机制造商如宝马格、英格索兰和戴纳派克等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争相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但是以目前筑路机械市场缓慢回升情况下,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   加快国际化的脚步   近年来出口成为行业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不时传来大笔设备出口的消息,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战略重心向国外市场进行倾斜或转移。   根据海关总署工程机械进出口数据,2006年1-10月,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金额达40.6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74.7%,增幅上涨11.5%。其中主机出口金额累计达到260685.08万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117.2%,增幅上涨83.1%; 配套件出口金额累计达到145646.92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68.9%,增幅上涨36.8%。   2006年1-10月,装载机累计出口达到2921台,其中ZL50是出口的主力型号,占出口总量的85%以上。   国产挖掘机的发力已见成效,2006年1-10月,挖掘机出口累计3623台,6t及以下作为出口的主力型号,达到2000台左右。   推土机的出口形势良好,1-10月累计出口了900台。出口型号集中在160~179hp和220~319hp,其中220~319hp达420多台。   1-10月平地机累计出口493台,其中PY180作为其出口畅销型号,累计出口超过200台。   混凝土泵1-10月累计出口999台,金额达3744.24万美元。   塔式起重机1-10月累计出口496台,金额达11896.3万美元。汽车起重机1-9月累计出口654台。   出口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依然明显。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上半年工程机械累计出口13.75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90.5%。其中履带挖掘机为202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08%,前铲装载机为1.08亿美元,增长127.6%。   国际化的旋风席卷全球,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坚实。尤其在2004年宏观调控后,出口以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利润高的特点被很多企业认识到。但是出口不简单是销售产品,还包括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探索一直都未停止过,他们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和参考。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跑者,2006年出口额预计可达到2亿美元,其中装载机创汇约4000万美元,汽车起重机自营出口约为6000万美元。另外,截止10月,山推集团也取得了约5800万美元的出口业绩,预计到2006年底将突破6000万美元。   《建筑机械》在2006年第12期上半月刊《工程机械出口谋略》中,刊登了2006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研讨会的精彩发言,徐工、山推等一批优秀企业的出口业务负责人给出了比较切实而诚恳的建议。出口市场虽然十分诱惑,但切不可盲目。国内企业考察国外市场要有目的性,不仅要了解美国、欧洲各国及日本的情况,还要了解中东、中亚和非洲各国的情况。另外,通过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方式把中国的机械产品带出去是非常好的方法。   驻 足   站在2006与2007年的分界点,虽然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的形势一路上扬,但是未来一年等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外资并购、配套件供应等,也许适时的驻足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未来发展的思路。   外资并购的狂潮   2006年外资收购的狂潮尤其猛烈,凯雷收购徐工85%股份的旋风从2005年底一直刮到了2006年底,由它引发的激烈争辩曾不断升级,对此商务部会同各部门还签发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并已于2006年9月8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最终,50%的收购比例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目前正处于审批中。类似的事件还有特雷克斯收购长起50%的股份,沃尔沃建筑设备收购山东临工70%的股份,美国汉鼎亚太公司收购玉柴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3%股份。   核心的核心在哪里?   究竟中国工程机械的核心技术在哪里?中国企业惯用的价格战打了多年,“价格战”这个词令人心酸。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太需要喊出不同的声音,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起重机、旋挖钻机等都太需要这种呐喊。目前,中国挖掘机的年需求量已超过6万台(包括每年进口2万台以上的旧挖掘机),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机市场,但是中国企业却还没有掌握国际水平挖掘机的核心技术,关键配套件的生产也不在中国,在挖掘机研究方面所投入的人力、财力严重不足。旋挖钻机全行业的产品型号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样的情况在其他机种上也同样上演着,同质化产品下的价格战甚至蔓延至出口市场,严重影响“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声誉。跨越“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已是十分紧迫。   配套件的痛   (1) 挖掘机的困局依旧。   在2006年挖掘机市场全面上扬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的挖掘机销售一度断货,主要受配套件的供应影响。配套件的瓶颈已经成为国内挖掘机制造商的痛,也急需国内有潜力的配套件公司迅速成长为有竞争力的企业。   (2) 压路机同样受困于配套件。   与挖掘机相同的是,压路机同样受到配套件供应的制约。受压路机产品自身特点的影响,压路机生产中60%~70%的配套件需专业厂提供,这些配套件往往委托专业厂制造或直接采购,但是国内还尚未形成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群。可靠性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是目前困扰行业发展的大问题,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泵、液压马达及轴承寿命短的问题较为突出,掌握关键技术是目前行业企业需要着重加强的。   (3) 究竟配套件的问题在哪?   据2006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配套件分会年会报告称,整机制造商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国产液压传动、液力传动、电控系统和电子仪表、柴油机这4方面元件的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而大型机及出口产品的配套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由此看来,如何攻克配套件的关键技术才是根本。协会还提出了先攻克相对容易的小型挖掘机变量液压元件的中短期计划,第一步用3~5年攻克10t以下、系统压力在30MPa以内的变量系统中元件; 再用3~5年时间攻克10t以上、系统压力在30MPa以上的液压件,逐渐改变配套件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虽然价格战的“伤”还在,但相信它会激励着国内企业在探索核心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展 望   未来的美好在于它的不可知性,那么2007年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2006年是“十一五”元年,许多与“十一五”项目相关的工程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巨大的需求像一张网,网住了许多制造商的视线。出口增长、“十一五”工程以及新农村规划这3大方面都将支持着建筑工程机械行业2007、2008年需求的强劲增长,但是理智的对待仍是我们需要学会的。   据AEM年度工程机械行业预测调查(见2006年第12期),2007年建筑工程设备全行业将会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种涨势会漫延到美国、加拿大及世界各地的市场,行业总增长率将达到6.4%,其中预计增长最快的是起重机械,达12.3%,其次为附件/配套件(10.3%)和混凝土机械及骨料制备设备(7.5%)。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市场,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行业增长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预计2007年主要工程机械产品中,叉车和挖掘机销量将增长30%,考虑到城镇化进程,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保持稳定,以及正在进行的高铁建设等大型基建项目,预计2007年混凝土机械销量增长20%,汽车起重机增长20%,装载机增长10%,压路机与2006年持平。   在出口方面,此报告称,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建筑工程机械市场容量约为1300亿美元,2006年国内工程机械的海外市场占有率仅为4%,随着性价比优势被海外客户认同,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潜力巨大。2005年国内超过50%的建筑工程机械出口到亚洲其它地区,另有35%的产品出口到北美和欧洲地区,由于北美和欧洲地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市场销售和服务体系也更成熟,因此更看好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向北美和欧洲的出口,预计2007和2008年出口增速分别为50%和30%。   2006年钢材价格整体走势趋稳,均价水平低于2005年约10%,为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国金证券研究所预计,2007年钢材价格仍然平稳,均价水平与2006年相当,对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利润的影响较小。   整体上来讲,2007年的建筑工程机械市场仍将是一片繁荣,国内销售和出口市场都将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2007年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收获。(来源:建筑机械) 本文编辑:蔚蓝